外婆家南京新百店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记忆只留在梦里,钢筋水泥,高楼霓虹才是蜗牛的窝,都市里的繁华一梦,却又不自觉地回到了外婆的家,不过是为了熟悉的味道、隐隐的想念。
路过外婆家新百店的人也许会因那些依然立着的脚架,讶异于它的“未完工”,试探着走进去却发现新鲜而又熟悉,一点点牵引、填补着记忆的角落。乡愁可以是恍动的影像,可以是妈妈的味道,造型只是包裹的一层皮,纪念那些野蛮的,拆的正在拆的儿时印迹,带刺的涂鸦无声的渲泄。不必追问设计的道理,其实只简单地为了那些母亲牵挂的游子,也为了那些游子牵挂的母亲,耳畔隐约响起了多年前的那个声音:
“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
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爹娘
我家就住在妈祖庙的后面
卖着香火的那家小杂货店
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
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爱人
想当年我离家时她一十八
有一颗善良的心和一卷长发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鹿港的街道 鹿港的渔村
妈祖庙里烧香的人们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鹿港的清晨 鹿港的黄昏
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
假如你先生回到鹿港小镇
请问你是否告诉我的爹娘
台北不是我想像的黄金天堂
都市里没有当初我的梦想
在梦里我再度回到鹿港小镇
庙里膜拜的人们依然虔诚
岁月掩不住爹娘纯朴的笑容
梦中的姑娘依然长发迎空
再度我唱起这首歌 我的歌中和有风雨声
归不得的家园 鹿港的小镇
当年离家的年轻人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繁荣的都市 过渡的小镇
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
听说他们挖走了家乡的红砖砌上了水泥墙
家乡的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
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
门上的一块斑驳的木板刻着这么几句话
子子孙孙永宝用 世世代代传香火
啊——鹿港的小镇”